當下,高效節水的灌溉模式成為農業發展的關鍵。當前市場上,多數滴灌產品流量大于1升/小時,單位時間內出水量大,作物根系發育受限并且灌溉均勻性低。為此,亞盛亞美特公司憑借其在節水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成功研發出了小流量滴頭。
亞盛亞美特公司對現有滴頭水流流道形狀及邊界漩渦結構參數進行深度優化設計,運用計算機反復迭代,獲取高度可靠的仿真模型。同時,公司還采用可視化試驗進行嚴謹驗證,確保滴頭灌水流量均勻穩定,確保每一滴水都能精準送達作物根部,實現高效節水灌溉。這種小流量滴頭,流道尺寸不足1mm,流域狹小且結構復雜,能夠精準提供0.85升/小時和0.7升/小時兩種流量選擇。在設計壓力0.1MPa下,不同規格滴灌帶對應特定的最大鋪設長度,為灌溉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與大流量滴頭相比,小流量滴頭在同等條件下更易堵塞。為此,公司在研發時采用先進的歐拉 - 拉格朗日(DPM)計算模型,精準模擬農田土壤顆粒軌跡和停留時間,以此作為衡量抗堵塞強度的科學標準,有效解決了小流量滴頭堵塞的難題。在實際應用中,亞盛亞美特公司的小流量滴灌技術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面臨田間閥門眾多、單邊管帶鋪設較短的問題,如河西部分地區輪灌面積狹小。公司的0.7升/小時小流量滴灌帶單邊鋪設長度可達170米,使輪灌面積實現翻倍增長。同時,借助手機APP,農戶能夠精準控制地頭電磁閥,實現缺哪澆哪,一鍵設定澆地施肥時間和用量,輕松實現一人管理千畝土地。這種高效便捷的灌溉方式,不僅讓農戶告別了“下地趟泥”的辛苦勞作,還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成本。小流量滴灌技術不僅便于引水灌溉,還促使零碎田塊整合為大片規整農田,提升了農機作業效率。通過優化灌溉設施布局,該技術實現畝均節約用水15%,節肥20%,用藥成本降低50元,抽水設備用電功率降低30% - 50%。同時,集中閥門設置減少田間出水口50%,以微小精準的流量將水輸送至作物根部,滴灌系統灌溉均勻度高達95%以上。在金塔等地的試驗結果表明,該技術能夠延長灌溉水在耕作層的停留時間,形成穩定的濕潤鋒,助力作物均勻吸收水肥。通過“以面積換時間”的創新模式,能夠精確控制水量,減少灌溉次數,并結合配套智能化管理系統進一步降低勞動強度,實現多地塊同時灌溉,顯著提升工作效率。這些具體的數據,充分證明了公司產品在資源節約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性能,使農戶從繁瑣的灌溉工作中解脫出來,擁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其他農業生產活動。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技術研發與推廣,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建立更多示范基地,加強行業合作交流,積極推動小流量灌溉技術健康持續發展,全力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雙贏局面。